原标题:五部门:网络课程平台“刷课”问题频入“黑名单”
中新网4月1日电据教育部网站1日消息,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严禁借助非法软件或第三方提供的人工或技术服务获取学习记录和考试成绩;“刷课”问题频发、课程质量差、管理服务落后的平台被列入“黑名单”。高校必须从“白名单”所列平台中选择学分课程。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截至目前,全国在线海量开放网络课程学校超过5.2万所,在校学生8亿人,3.3亿学生获得海量开放网络课程学分。海量开放网络课程数量和学习规模均居世界比较好。《意见》的规范对象主要是高校、教师、学生和网络开放课程平台,适用范围是普通高校,包括普通本科高校、职业教育和高校举办的网络开放课程认定学分。
《意见》提出,高校要严格规范学生网上学习和考试纪律。
高等学校学生应当按照所在学校的要求,通过教务系统参加网上开放课程,签署网上学习诚信承诺书,遵守课程学习和考试纪律。
严禁将个人学习账号借给他人使用,严禁通过非法软件或第三方提供的人工或技术服务“刷课”、“刷考”、“代考”获取学习记录和考试成绩。严禁以任何形式传播课程考试内容及答案。
违纪行为一经查实,涉事学生所在高校将依据《学生管理和学生纪律处分条例》取消课程成绩,并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相应处分。视情况而定,并记入学生档案。学生参与组织“刷课”、“刷考”、“代考”,构成违法行为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意见》要求,完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自我监控机制。
提供学分课程的平台必须严格执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履行安全保护义务,平台安全等级不得低于三级。
严格执行网络开放课程基本上线标准,建立课程内容、质量审核和运营保障制度,严把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未经高校审查和正式推荐的课程不得录取,达不到基本规范要求的课程不得上线。
加强学习过程监控,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据法律法规监控身份认证、课程内容、讨论记录、学习数据,有效识别“刷课”、“替考”、“替考”行为。
根据高校教学需求,及时准确提供相关大学生学习数据。对发现“上课”、“考试”、“替考”的学生,要做好记录,并通报给所在高校,由高校按照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严格遵守国家网络安全管理规范,确保思想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运营服务安全,有效防止有害信息传播、在线服务中断、数据篡改和师生个人信息泄露。
《意见》明确并完善了课程平台监管制度。
建立课程学习过程的监督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建设高校网络开放课程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监控网络开放课程教学过程。提供学分课程的平台必须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提供开放用户身份数据、开放课程访问数据、学习行为数据和相关运营数据,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质量和教学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管。***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监测情况,及时通报异常学习行为集中的高校和平台。
建立课程平台的“黑白名单”制度。***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对开设学分课程的平台进行备案审核。监管规范、课程质量高、管理服务好的平台列入“白名单”,并在***教育行政部门***网站公布。“刷课”问题频发、课程质量差、管理服务落后的平台被列入“黑名单”。高校必须从“白名单”平台选择学分课程。
同时,《意见》提出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负责网络开放课程管理工作,指导和督促学校落实主体责任,与国家和省级网信、电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治理。
网络部门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判决意见,依法处置“刷课”APP和非法出售课程的平台和账号。
电信主管部门对有关部门认定的违法网站和app依法进行处置。
公安部门依法打击黑客提供有偿“刷课”服务的违法犯罪活动。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查处相关违法违规市场经营活动。
上述负责人表示,根据《意见》,***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负责网络开放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考虑到网络开放课程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尤其是网络教学过程中滋生的“刷课”和非法广告等问题,涉及多方责任主体的管理范畴。按照管理权限,教育部与***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协商一致,决定联合发文,开展联合执法。(中新经纬APP)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文章标题:五部门:在线课程平台“刷课”问题频出列入“黑名单”
本文地址:http://pygozsmtp.m.m.55px.com.cn/show-12089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中职学校招生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中职学校招生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联系邮箱:dashenkeji8@163.com,我们将在第 一 时 间进行核实处理。软文/友链/推广/广告合作也可以联系我。